中文 ENGLISH

新闻中心


24小时联系电话:

021-57472600

行业动态
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 > 三问“中国制造”升级...

三问“中国制造”升级之路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2015-06-29 08:45:19

今天,一个全新的制造业变局正在上演:集合了数字化、网格化、智能化等特点的“智能制造”,已成为新型生产模式。
 
在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的智能化制造基地,从切割、焊接、喷涂、装配到调试,全套机器人生产线错落有致。只见机器人用“细长胳膊”在大型装备上划出一簇簇蓝色火焰,经过层层工艺加工,最终生产出国防工业领域的核心动力装置——燃气轮机。
 
“以前我给材料‘看病’,现在我给机器人‘看病’;以前担心焊接中的各种人工操作失误,现在只需控制电脑就能有完美的焊缝。”焊接工人孙鹏生动地描述了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区别。
 
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言,“互联网+”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,衍生出许多新服务、新业态和新模式。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必须抓住信息化和制造业的融合机遇,其切入点和主攻方向正是“智能制造”。
 
一个庞大的“智能工厂”项目正在孕育之中:沈阳机床集团正与相关企业合作,用智能化生产线,打造“数字化无人车间”。而在未来三年内,分布在全国的3万台智能机床,将通过工业云平台联网运转。
 
这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。“智能工厂”将实现在线加工、指尖制造、离散式生产,管理人员即使远在千里之外,也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掌控整个车间的运行状态,了解每个零部件的生产成本、质量,并对机床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维护。
 
参与该项目研发的中科院沈阳计算所所长林浒认为,“智能制造”并非是把互联网与制造业简单相加,而是要发挥“乘法”效果,让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互联网新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,让传统制造业焕发青春。
 
与此同时,“智能制造”也迎来了政策的春风。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通知,今年将启动30个“智能制造”试点示范项目。苗圩介绍,智能制造对技术水平和资金实力要求很高,我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,推广“试点”势在必行。
 
“互联网+”:加什么,怎么加?
 
人人都是设计师,产业形态“服务化”
 
“互联网+”时代,信息交换的时空距离得到有效缩短,其强大的互动性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,并推动着制造业的产业形态走向“服务化”。
 
人人都是设计师,这一理念已从杯子、T恤等小商品,走向家电、机器人等“大物件”。比如在新松机器人互联工厂,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服务型机器人的功能、外观和用途,在线上定制个性化服务,下单后还能跟踪机器人的生产、售后服务等信息。
 
李毅中认为,在互联网上根据个人需要,定制和采购材料、零部件,并自己生产出来,是最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方式,也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形态。
 
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企业不再是简单地听取用户需求进行生产,更重要的是与用户实现有效互动,并让其参与到产品设计、研发测试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等环节。唯此,才能提升制造业产品、装备、管理等智能化水平。
 
德国一家企业接受哈雷摩托车的定制化订单,在完成线上支付后,24小时内一辆价值10万美元的哈雷摩托车就配送到用户家门口。这一案例让曲道奎印象颇深,“在制造业企业中,运用最早、最好的互联网技术莫过于电子商务。把营销渠道搬上互联网,不仅拓展了销售市场,还降低了成本,使企业更具战略竞争力。”
 
李毅中则认为,“与发达制造国家相比,中国制造业基础相对较弱,但互联网应用和创新却更有优势。加快互联网技术应用,将有效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。”
 
但是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,归根结底仍是产品本身。互联网并非万能,它可以放大优秀的制造能力,却也能让缺乏竞争力的制造企业很快消亡。要重塑“中国制造”新优势,除了全方位拥抱互联网,还需在提高制造能力上下工夫。这才是“中国制造”的“立身之本”。
产品与服务|技术实力|新闻中心|企业宣传|合作伙伴|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 2014 权星智控系统工程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 备案号:沪ICP备11032833号-1  

地址: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环城北路152号

电话:021-57472600、021-57472700  

邮箱:Mark.liang@quanstar.cn